眉山全搜索

在柳江 看時光逆流

游人在眉山市洪雅縣柳江古鎮景區內游玩。 姚永亮 攝

沈榮均

去柳江,青石板路,無疑是首選。一頭伸向山里,一頭連接老街。石板路的蜿蜒,為老街的時光逆流,提供了空間上的可能。

很顯然,老街正在努力堅持獨有的文化生態,出淤泥,不染。這樣的堅持,幾近于偏執。好在古鎮有的是時間。有足夠的時間,便有耐心的等待。蒼苔麻雀,青瓦粉墻,木屋磚街,老戶舊鋪。這些厚重的具象,讓那時間或者等待,自成柳江的佳期。

橋:古老的述說

楊村河和花溪。河溪都不寬,一篙就能撐到對岸,對岸是幾個漁村,一衣帶水的那種。

那時候,古鎮叫街上,漁村統統叫鄉下。鄉下的姑娘在某個清晨,捎菜蔬挎鵝鴨,咿咿呀呀,搖船而來。又在某個秋天,與一乘花轎結伴,風風光光嫁到街上,成為新一代老板娘。

前些年,街上漁村互換了位置,漁村叫新區,街上叫老街。老街的后生,從東頭繞過溪水,屁顛屁顛跑去漁村,心甘情愿倒插門。

回不去的漁船,自此安了心,當愛情的道具,搖搖搖,搖到外婆橋。外婆橋在三里外,五里內。跳蹬橋,石拱橋,板板橋……

跳蹬橋人氣旺??粗鴺幼?,就討人喜歡。幾個石墩,下半截蹲水里,上半截倒影天上,看得人眼花。關鍵是明快啊,一步一墩,催著向前邁。前腳踏上去,后腳跟上來。三步兩步,不拖泥帶水,那感覺像彈雙排鍵。

石拱橋至少保留了500年的述說,還是抑揚頓挫的那種。

沿石級上爬幾步,剛覺有些氣急,已攏了橋的這頭。喘兩口小氣,頭不重,腳輕,下行另一頭。不疾不徐,張弛有度。哪里是在過橋,分明是在誦長短句。

還有板板橋的平鋪直敘,獨木橋的低姿態……一截樹梢,幾片朽木,往溪頭一擱。過這樣的橋,要懷一顆平常心。母親告誡我,吃獨食,過不了獨木橋。每次過木橋,就忐忑,擔心落水是小事,被人嘲笑吃獨食,可不大光彩。

那就去過御橋,什么樣的憂心和不順,都能找補回來。御橋究竟是拜哪個落魄皇帝金口所賜,不得而知。倒是土生土長的小老百姓,一天打幾十個來回,稀松平常,難得糊涂,樂得做無數回神仙老兒。

墻:蒼苔的藝術

除了逐水而居的橋,一定要擇段小路溜達。

選擇小路,就是選擇老樹的蔭郁。老樹因其參天的古風,成就了舉足輕重的角色。它們是何人所植?至少有三種版本。

一說是溪水的有情,一說是鄉風的隨性,一說是鳥們的意外。不管如何,它們都受到了承前啟后、一如既往的呵護。幾十上百年的,小孩子會找來竹子,仔細編了籬笆當圍脖,防秋寒冬霜。更老一些的,又給掛上護身的銘牌。

最老的那棵,還被太婆們當作送子觀音的肉身供奉,多少年香火不斷。一樹一菩薩,似乎是尊重時間的樸素理由。有寄托,傳承生生不息。

就像老街墻頭述說的嘴巴一樣,那些明里暗里的寄托,深入一步一畫的內部。

“我愛北京天安門,天安門上太陽升。”“劉文革、王鐵悔(估計小朋友要寫的是‘梅’字)是兩個大笨蛋。”多么像誰小時候的杰作。

“新華書店”“合作社副食一門市”“合作社百貨二門市”“工農兵食堂”“東方紅招待所”“同志理發店”……老當益壯的店招,是遙遠,也是光。紅黃油漆的標語,斑駁陸離,可以斷斷續續念出,念一句,就長一回志氣。

在一堵青石墻上,找到一個倒寫的“福”字。似乎是手刻的,用石青填了色。剝蝕得厲害,爬滿苔痕,分不清哪是字跡,哪是苔色。

恍惚一看,那“福”字就是蒼苔的慢工細活。蒼苔是老街的資深藝術家,不只是平面藝術,還會娓娓道來。

樓:枕水的好夢

同樣的滄桑,不一樣的講述,說的更可能是以靜制動的吊腳樓。

吊腳樓的構造,令人嘆為觀止。因勢造樓,一半依山,一半臨水,把夢境搭在懸之崖,水之湄,這需要多大的心?

依山的墻,其實是一面坡。臨水的那面,架空水上,樓廊的柱礎,直接采用溪石,就不怕水動搖了它的腳基?

好在有樹可依,樓為樹遮風,樹為樓擋雨。枝丫伸過來,還可以靠美人,迎光開花窗。清晨,嘩嘩啦啦,好鬧熱的窗外。漂浮洗衣的盆,淘菜的缸,還有東倒西歪的各種窈窕。

午后,上樓枕水而臥,不用擔心被叨擾,襯托好夢的,將是一片柔軟的水意。

黃昏,兩岸的大紅燈籠,會依次升掛點亮。點亮樓臺,也點亮春風秋水。風一吹,滿河的叮叮當當,分不清是星子墜落,還是漁火搖曳。

人:時光的凝滯

再往前,應該人影如織了。此人非彼人。接踵摩肩的,是外來的游人。

土生土長的也有,只是都老了。年輕一些的,搬到鎮上的新區去了,留下來的太爺、太婆,跟麻雀們一道看街守鋪。他們打發時日的名堂,頗有垂直落差的代入感。

小孩子們回來耍,耍剪刀、石頭、布。耍夠了,找個竹篩支起,撒米糠逮麻雀。麻雀哪容易上當呢,逗蟲蟲,咬手手,雀雀兒,下酒酒……嚇哩!

太爺們呢,三五一堆,就著古樹樁洗衣石,下殘棋走“五馬”。不好爭斗的,就自個提了竹椅,當街隨擺,一壺老茶,一本老書,半天時光像翻閑書。

太婆們喜歡發呆,守著一綹麻線團,一把牛骨發梳,幾掛陰蘿卜干,半截鹽水罐,發那種城里人想學也學不來的呆,活脫脫一幅老調的布面剪貼——幽暗,恬適,人淡如菊。

想來,古鎮的形式美,就是那樣一種向內回溯的老光打磨感。就像檐口滴落的雨珠,日復一日,充滿彌漫性。聽見金屬一樣的隱去。

相關熱詞搜索:

上一篇:老峨山景區臨時閉園通知
下一篇:眉山東坡區東坡楓林迎來最佳觀賞季


中國農業銀行眉山分行 章魚挑食 農行眉山市分行金穗之窗 同顏畫室 國網眉山電力公司專題 八百壽酒業
眉山全搜索
回到頂部
亚洲成a人在线一二三区国产-欧美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-国产一级十八女人毛毛片-日韩欧美一区黄片